贝多芬:c小调第32钢琴奏鸣曲,Op.111
牋牋在贝多芬全部的32首钢琴奏鸣曲创作中,其晚期,也是最后的5首钢琴奏鸣曲(opp.101,106,109,110,111)是在其是贝多芬全聋之后写作的,风格和早、中期截然不同,从充满矛盾和情感的戏剧化转变到沉思内省的哲学思维中去;而作为全部钢琴奏鸣曲创作的终点,贝多芬在《c小调第32钢琴奏鸣曲》中又回归到了两个乐章的奏鸣曲创作之中。这部完成于1822年1月13日的奏鸣曲因其所具有的淡泊宁静的性质和深刻的哲学思维完全可以说是贝多芬全部音乐创作的一个高峰,其在演奏上的难度也可谓是全部32首钢琴奏鸣曲之最。
王惠然:彝族舞曲牋牋中国作曲家王惠然于1965年创作的琵琵独奏曲,取材于云南彝族《海菜腔》、《烟盒舞》。作品以抒情优美的旋律,粗犷强烈的节奏,描绘了彝家山寨迷人的夜色和人们欢乐舞蹈的场面,音乐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是琵琶的保留曲目之一。牋牋乐曲的引子以轮指开始,慢起渐快,犹如悠扬的笛音。接着从彝族山歌《海菜腔》发展而来的缓慢自由、色彩朦胧的旋律,描绘出恬静朦胧的山寨美景。乐曲的第一主题源自彝族民间乐曲《烟盒舞曲》,琵琶演奏出柔美的滑音,旋律悠扬,富于歌唱性,并伴以舞蹈性节奏音型,生动地描绘了姑娘们轻盈的舞姿。第二个主题主题速度突然加快,力度加强。运用扫弦技巧,刻画了小伙子们跳舞的阳刚勇猛气质,使舞蹈场面更为热烈,音乐逐渐进入高潮。音乐的再现部再次呈现了抒情段落,更加充分发挥了曲首悠扬的笛声和歌声,展现了一个更加恬美、朦胧的意境,表达一对对恋人互吐衷肠,情意绵绵的情景。之后音乐渐弱渐远,如同热恋的青年男女沉浸于幸福之中,意境深远。
古曲:十面埋伏牋牋中国古代琵琶曲,简称《十面》,乐谱最早见于《华秋萍琵琶谱》。牋牋乐曲描写前202年楚汉在垓下最后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现今各派传谱分段各异,多至24段,少至9段,一般为13段: 牋牋1、列营;2、吹打;3、点将;4、排阵;5、走队;6、埋伏;7、鸡鸣山小战;8、九里山大战;9、项王败阵;10、乌江自刎;11、众军奏凯;12、诸将争功;13、得胜回营。 牋牋在全曲的高潮部分,运用琵琶的“夹扫”、“绞弦”、“拼三弦”、“滚拂”等特有的演奏技法,生动描绘了炽热的战斗场面。《十面》采用具有特征的音调,加以变奏、展衍,音乐构思完整、形象鲜明,是传统琵琶武曲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作为佳宾,田毓珵 (田甜的爸爸,毕业于北京中央音乐学院) 将演奏这两首琵琶名曲。
bb小调第2钢琴奏鸣曲,Op.35牋牋肖邦一生共创作过3部钢琴奏鸣曲,最著名的是后两部,且都表现出奔放洒脱的情感,是典型的浪漫主义时期的奏鸣曲。牋牋1831年9月,华沙起义政权遭到沙皇军队的残酷镇压,使身在国外的肖邦义愤填膺,激情满怀。这首第2钢琴奏鸣曲表现了肖邦悲愤的爱国热情和对祖国人民的深切怀念。 牋牋第一乐章(Grave. Doppio movimento),奏鸣曲式。作品首先开始于一个庄严的、充满着严峻的表情引子。按照传统的奏鸣曲式结构,在之后的呈示部中仍然有两个主题构成。第一主题的节奏像喘息一样,充满了激动的情绪;而第二主题则具有着明朗的气息,和主部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对幸福的企盼。但音乐不久就又重现燃起了热情。展开部中主要展开第一主题,从微弱的喘息和呻吟开始,逐渐掀起感情的高潮,一浪高过一浪,从热情爆发的高超逐渐进入再现部。再现部省略了第一主题的再现,直接引出的是抒情的第二主题。最后,低音部出现了第一主题的喘息动机,第一乐章在强烈悲愤的情绪中结束。 牋牋第二乐章:谐谑曲(Scherzo),复三部曲式(ABA结构)。首部(A)在小调上,表现一种企图从痛苦之中平静下来,但却不能自己的情绪。中部(B)速度放慢,在大调上,是一个歌唱性的抒情主题,像是作曲家的自我安慰。随后是A的再现。在尾声中,音乐速度再次放慢,出现了B部分开头的音乐,并在无可奈何的意境中消失。 牋牋第三乐章:进行曲,广板(Marche. Lento),复三部曲式。这是一首悲悼祖国民族的哀歌。肖邦的传记作者卡拉索夫斯基说:“只有灵魂中回响着整个民族的哀痛的肖邦,才能写出这样的丧葬进行曲来”。李斯特认为这个乐章“不仅哀悼了一位英雄之死,而且哀悼了整个一代人的牺牲。”1849年10月30日,肖邦的葬礼在巴黎圣玛达雷纳教堂举行的时候,法国作曲家雷贝特将这个乐章改为管弦乐曲,作为葬礼的前奏。首部(A)描写葬礼队伍伴随着低沉的丧钟前进,钢琴左手的低音部分描写丧钟的声音,音乐逐渐从低声啜泣发展到强烈的哀恸。中部(B)在大调上,一扫前面阴霾的气氛,变得明朗恬静,像一首夜曲。优美如歌,是肖邦最为动人的旋律之一。随后是A的再现。 牋牋第四乐章:终曲,急板(Finale. Presto)。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乐章,始终保持了双手齐奏的快速旋律,展开了一幅惊心动魄的图画。安东·鲁宾斯坦称它为“孤坟上空的长风怒号”。除了音乐文本本身的几个指示之外,仅有作曲家在一封信中的只言片语给了我们几个建议:“在进行曲之后,左手和右手以齐奏方式闲谈”。音乐滔滔不绝、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由于速度很快,所以在演奏时间上只相当于第三乐章的1/4,造成了“迅雷不及掩耳”的特殊效果。
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牋牋从1939年开始,普罗科菲耶夫完成了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1946)的第6、7和8奏鸣曲,这也是这些作品经常被称作为战争奏鸣曲的原因之一。第七奏鸣曲,以其第一乐章的对比主题、第二乐章极端的讽刺,和快速、持续的第三乐章,成为20世纪最常演出的作品之一。牋牋第一乐章是传统的奏鸣曲式结构,开始于一个充满活力的、钢铁般坚硬的第一主题。第二主题建立在一个反复的三音音型之上,它经常被解释成一种胜利的呼喊,但这些段落完全是虚假、无表情的。 牋牋第二乐章中的“caloroso”一词的意思是“温暖热情地”,这为整个乐章奠定了基调。然而,讽刺的效果来自于和声和节奏的喧闹与不谐和,与贯穿于整个乐章的持续不断的律动相对。 第三乐章基本上围绕着一个降B的和弦,但是有一些加上去的音符。节拍是不规则的,有不规则的重音。类似托卡塔的紧张的音乐进行有如箭在弦上,整个乐章是一个巨大的渐强,音乐的张力不断积聚,直至最后令人窒息的高潮上的释放。这首奏鸣曲因其战争的内涵而在1943年获得了斯大林奖。 |